马克思主义学院召开全校思政教师期初集体备课会

      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9月19日,马院召开全校思政教师《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期初集体备课会,全体思政任课教师参加备课会。

      马院副院长李银宾带领习近平近期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构建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黄翠翠强调要严格落实《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课程考核方案,每门课程需要进行两次过程性考核并在学习通留痕,课程网课覆盖率要达到100%。

      马院副院长张玉萍对《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教学规范提出具体要求。任课教师需严格遵守上课纪律与授课计划进度要求,每节课备好课程标准、教材、教案、授课计划备查;要明确教学管理规范,加强思政课课堂管理;要在备课时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备好课,提升授课质量;要保证期末成绩的正态分布。

      李银宾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项要求,一是强化教学规范,严禁出现迟到、早退、私自调课等情况;二是强化理论学习,将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堂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为内容支撑;三是强化教学改革,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港口企业文化、工匠精神融入课堂之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四是强化科研创新,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让思政课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课。

      本次会议的召开,进一步明确了《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两门课程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规范,激励全体任课教师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更加积极的工作状态,迎接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快速导航

      Nav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