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公共教学部党支部在A501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全体党员参加,会议由副书记彭翠主持。
本次活动由赴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的马桂兰老师、张玉萍老师和巩艳老师三位老师主讲。马桂兰老师从杨家山里的地址位置、抗日时间线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生活在六个村庄组成的杨家山里的农民们,秉承着“不做亡国奴”的信念奋起反击,和地下党组织组织联防,政治上不受日伪管制,经济上不向日伪纳捐交粮,即使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这里的红旗仍在飘扬,成为周边抗日的核心地带,令人肃然起敬。对比当时艰苦的作战条件,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我们不仅要珍惜,更要传承这种爱国精神、红色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张玉萍老师从自身经历讲起,认为此次参观学习感受颇深,对波澜壮阔的中共党史有了更深的体会。先辈们为着和平美好的生活冲锋在前,今天,“这盛世如你所愿”,如伟人们、如先烈们所愿,“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我们这一代人也肩负重任,要为后辈们更美好的生活而奋斗。巩艳老师从“寸寸山河寸寸金,寸寸山河寸寸血”、杨家山里抗日战争展厅的主题“使命担当”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巩老师讲到通过对杨家山里、威海“马石山烈士陵园”、抗美援朝的电影《金刚川》的观看学习,深深体会到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有着很多我们不知道的故事、不了解的英雄,那句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血泪史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描述,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捍卫的、成就的,我们站立的地方、行走的地方、奋斗的地方,都曾是他们战斗的地方、绝不后退一步的地方,是党带领着人民在那个艰苦的岁月用寸寸赤诚、血泪守住的国家寸寸山河,而如今,在我们安稳生活的背后,是戍边英雄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等奋力反击,他们冲锋在前,“宁洒热血,不失寸土”,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我们再去挖掘、思考、学习。我们要加强学习,深入了解党史,了解更多像杨家山里、马石山勇士这样的地方和英雄人物,挖掘精神,增强党性修养,坚守初心。
活动最后,彭翠副书记就三位老师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是党史教育学习的重要途径,将来多创造机会、搭建平台,帮助教师们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的奋斗史、新中国的发展史,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弄清楚艰苦卓绝是什么、是怎么来的,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并将其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
